其他

钱穆:建国信望

2018-01-20 钱穆 政治哲学与思想史

编者按:本文原载于一九四五年九月,昆明《中央周刊》七卷三十七期,收录于钱穆先生《政学私言》一书,由微信公众平台“法政哲学与思想史”编辑录入为文字版,可参见阅读原文处,转载仅供学习参考!

 

 

 

胜利完成,建国大业,千头万绪,积年信望,承中央周刊社征文所及,拉杂倾吐,以请教于邦人君子。

 

 

一:孙中山先生之三民主义,将为此后新中国建国之最高准绳,其首先着眼点则为“民族主义”。

 

二:民族与文化,乃一而一、一而一之两面,无此民族,不得产生此文化;无此文化,亦将不成此民族。欲求发扬民族精神,实际只是从事文化工作。

 

三:独立之民族,创建一独立之国家,必有其独立之文化业绩,尤其如政治、法律、教育制度、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社会礼俗等。必然以独立之姿态而出现。

 

四:科学工业,可以取法他邦,迎头赶上。上条所述之诸端,则必自本自根,由民族传统文化之积业中酝茁其新生。

 

五:上条所述,决非守旧,更非复古。新旧 39 34155 39 13468 0 0 7003 0 0:00:04 0:00:01 0:00:03 7003是生命之一串,古今只是历史之一环,毁灭旧文化,即是窒息新生命。

 

六:中国民族之文化,在已往有价值,在将来仍有其存在,无旧无新,同是一种民族精神之表现。

 

七:文化工作之下手处端在教育制度,新中国建国时期之教育制度,必然摆脱模仿抄袭,而有其独特的文化立场与创建精神。

 

八:新教育制度下本国语言文字之地位,先将与外国语言文字取得平衡,再次则将超出之。

 

九:各级学校将全用本国文字之教科书(惟外国语文之修习除外),其各科参考书,亦将以本国文宇者为主。

 

一〇:相应于此需要,将以政府力量赶速大量翻译西方人文学方面的古今名著,以减轻解放全国青年必修外国语文之负担。

 

一一:大学文法学院的人文科目,其属于本国方面者,最先将与属于外国方面者取得均衡之地位,再次则将超出之。举例以言,如法学院讲授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制度史,同时亦必讲授中国政治思想史与中国政治制度史;讲授罗马法与大陆法,同时亦必讲授唐律与明律。文学院讲授西方教育思想史与教育制度史,同时亦必讲授中国教育思想史与教育制度史;讲授西洋伦理学与道德哲学,同时亦必讲授中国伦理学与中国道德哲学。余者类推。

 

一二:所以者何,缘将来新中国建国完成以后之政治、法律、教育、伦理等,无疑仍是接续中国已往的历史文化而生根,决非抹杀中国已往,横插上西方的历史传统而出现。

 

一三:根据此项需要,政府应急速创办国家文化学院以奖励与培植对于本国人文学各部门之深造研究。

 

一四:新中国之国家教育,应以国家自办自主为原则,由他国作主代办的留学教育,只是过渡时代之一种不得已,不能悬为国家教育之方案。

 

一五:新中国的教育制度,又必以国家向颁学位为原则。最先国家学位将与外国学位取得平等之待遇,再次则将超出之,最后则以国家学位为惟一之标准。

 

一六:若非此种站在国家民族独立自尊的立场下面的新教育制度急速完成,则将无法唤起民族之自信,亦将无法争取国际间民族之平等地位。并将无法激发理想的建国真精神。

 

 

一七:发扬民族主义之第一阶段,为“国内文化之独立”。发扬民族主义之第二阶段,为“国外文化之宣导”。

 

一八:同一历史疆域者,将融凝为同一“文化”。同一文化系统者,将团结为同一“民族”。

 

一九:希腊乃西方历史之播种者,中国乃东方历史之栽根者。播种者新种散布,旧种凋零。栽根者枝叶日茂,根盘日大。

 

二〇:由中国所造成之东方历史疆域,不仅包括蒙古、西藏诸族,亦复包括朝鲜、日本、越南、泰国诸邦。

 

二一:由中国文化之发扬,不仅今日国内之汉、满、蒙、回、藏诸族将融成一体,即今日国外之日、鲜、越、泰诸邦亦将结成一系。由此造成东亚之和平以贡献于国际。

 

二二:将来之新中国,将为努力世界和平之一员,则必先有资格负荷东亚之和平,中国欲负荷东亚之和平,必由其国内独特之文化发生力量,若稗贩西方文明,依仗国外领导,则担不起此重任。

 

二三:将来之新中国必有新佛教产生。佛教有甚深妙理,为东亚历史疆域以内各族之共同信仰,如何发扬光大,以配合此世界新潮流,惟有新中国之佛教徒克尽此责。

 

二四:将来之新中国必许宗教信仰之自由,耶教亦将在新中国独立成长,不致长赖西方人为传教者,而中国人则单为信教与吃教。

 

 

二五:发扬中山先生民族主义之第三阶段,则为“王道大同”。在此时期,全世界进入同一历史疆域,融成同一文化系统,不啻如一民族,更无“彼”“我”之别。

 

二六:到达此阶段之先行步骤,显然为发扬中国文化,而非取消中国文化。

 

二七:政治只是文化之一圈,新中国之政治发展,必将追随新中国之文化发展而取同一步调。

 

二八:新中国之政治发展,必然将向“民主政治”之途而迈进。但此种民主政治,决非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亦非苏维埃式的民主政治,亦非任何其他国家之民主政治,而断然为中国文化圈里的中国式的民主政治。

 

二九:此种民主政治,大体必遵照中山先生民权主义之理想而实现。

 

三〇:此种政治理想,既非稗贩英美亦非依照苏联,乃由中国传统文化,汇合世界潮流而独特创成之。

 

三一:此种政治理想,最先将在中国取得与稗贩英美或依

 

照苏联之政治理想一种同等之地位,其次则将超出之。

 

三二:新中国之政治理想,将为一种“王道”政治而非霸术政治,并将为一种“全民”政治而非政党政治与阶级政治。

 

三三:王道政治全民政治之精神,在“政民一体”,而非政民敌立。

 

三四:政民一体者,人民直接组织政府;政府直接代表人民。人民对政府,无所用其监视;政府对民众,亦无所用其争取。

 

三五:政府以人民为体,人民以政府为用,“体”“用”只是一个。并不谓人民乃政府之主人;政府乃人民之公仆,主仆判成两体。

 

三六:政民一体的政治乃“尚理”的,“和协”的;政民敌立的政治为尚力的,斗争的。

 

三七:多数常见为有力些,却不一定常是有理些。尚力政治以力为理,故政治取决于多数;全民政治在“理”上分从违,不在数上争多少。

 

 

三八:国会职权与选举法则,在全民政治的新理论下,将赋与一崭新之精神与崭新之意义。

 

三九:中山先生主张“治权”与“政权”划分,又主张以“考试”限制人民之被选举权;此两理论,必将透切发挥,以为中国新政治之基石。尤其是后一理论,乃中国传统政治精义所

在,中国人将大胆提出,以确然完成将来新中国的新政治。

 

四〇:尚力政治以参加政治活动为人民的权利;尚理政治以参加政治活动为人民的“义务”。故尚力政治主张个人权利的民权论;尚理政治则主张“团体义务”的民权论。

 

四一:主张个人权利,故以个人为选举之单位;主张团体义务,亦将以团体为选举之单位。

 

四二:政治事业根本即是一种团体事业,故个人于政治上无地位,个人将以服务团体代表团体而取得其政治上之地位。

 

四三:一个团体单位即是一选举单位。职业选举亦以职业团体为单位;地域选举亦以地域团体为单位。

 

四四:职业团体与地域团体之合一基础则在农村自治。

 

 

四五:农村自治将为新中国民主政治最下层最坚稳的基石。政治的民主,经济的民主,皆从此基石上筑起。从此基石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衔接,与世界最新潮流相呼应。从此基石上,将痛洗个人权利观念的尚力政治之积弊,而转向大群义务观念的尚理政治之新途。

 

四六:要建设农村自治,必先繁荣农村经济。繁荣农村一事业,将为民族、民权、民生三主义凑集之中心点。

 

四七: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因此中国文化亦是一种农业文化,将来民生主义完成,中国将为一新的农业国,中国文化亦将为一新的农业文化。

 

四八:将来新中国之经济建设,将大量采用新科学,将急速工业化。但此二者,仍将以繁荣农村为前提,仍将以工农相配合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之重心。

 

四九:工农相配合的经济政策,将以“安足”为目标,不以富强为目标。安足乃“内感自觉”的,富强乃对比竟成的。期求安足,其极可以富强;期求富强,其极将不安足。尚安足则主“和平”,尚富强则必主斗争。

 

五〇:和平的安足主义,对内将不许私人资本之猖獗;对外将不向帝国侵略主义之途径而趋赴。工商配合的资本主义,过分负担的高度国防,荀将损害新农业之繁荣,均将不为新中国建设精神之所许。

 

五一:相应于此种工农配合的安足主义,新中国的建设精神,将偏重于向内,偏重于大陆。海洋经营与国外贸易,将为内陆经济繁荣自生之结果,将不为国家经济政策首先注意之目标。

 

 

五二:将求内陆经济之繁荣,首先将注重于平等条件。

 

五三:将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之首要问题者,尚不在阶级经济之不平等,而尤要在区域经济之不平等。

 

五四:中国经济区域以西北为最落后,西南稍胜,东北又稍胜,东南最优。新中国之经济建设将以西北为首要,西南次之,东北、东南又递次之。

 

五五:连带于经济偏枯而发生之种族纠纷,文化落后,民权不发达,一切内政问题,皆将以西北为首要,西南、东北、东南递次之。

 

五六:民生主义与经济政策将决定一切内政方针,一切内政方针将决定新中国首都所在地之抉择。

 

五七:无论就新中国建设之任何方面言,如经济、如教育、如民权扶植、如国内种姓调和与文化融凝、如对外之武装国防,北部均重于南部,西方均重于东方。将来新中国之新首都,无疑的当在西北,而以东北为副。

 

 

五八:根据上述意见,新中国当以西安为首都,建设西北,兼顾西南;当以北平为陪都,调整东北,兼顾东南。

 

五九:最近的将来调整东北,同时建设西北,中央政府之大部机关与大部时间将在北平。稍后的将来,东北调整西北建设粗有端绪,中央政府之大部机关与大部时间将移西安。

 

六〇:第一首都西安,着重内陆建设。第二首都北平,兼顾海洋发展。

 

六一:第一首都西安,回复民族生机,唤醒历史光荣。第二首都北平,吸纳世界新潮,开展国际和平。

 

六二:西安新首都象征新中国建设精神之一心向内与深入民间,又象征新中国建设精神之诸族协和与全国均等。

 

六三:中山先生说:“革命的中国,首都宜在武汉。建设的中国,首都宜在西安。领导亚洲的中国,首都宜在伊犁”。这一节话,将再新宣示其内在精神之含义,而悬为新中国建国途径之一种新启示。

 

六四:上述的建国三纲领,“民族”主义是一个“明道设教”的问题。“民权”主义是一个“立法创制”的问题。“民生”主义是一个“亲民行政”的问题。此道、法、政三问题之逐步建设,将经历十五至二十年之时期。在此时期内,全国上下只有坚苦卓绝,笃实践履,将不许你因循拖沓,亦不许你好大喜功,更不许你粉饰太平。此时期之坚苦卓绝与笃实践履将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人类造无穷之幸福。

 

余话

 

述《信望》竟,余言未尽,更作余语。

 

一:今日国人述及传统文化,即讥斥其为主张复古。其实讥斥复古主义者,其自身即为一西化主义者。就吾人之意见,则既无古可复,乃亦无西可化。若求西化,即以政治论,试问将英美化?抑苏联化?我们的主张,则只要调和折衷,舍短用长,站在自己的地位,来决定自己的办法。若欲复古亦然,试问欲复明清之古乎?抑复隋唐、秦汉之古乎?我们亦只主张%调和折衷,舍短用长,站在现在的地位,来决定现在的办法。佛说为一大事因缘出世,今日之中国人,乃为二大事因缘而救国建国。传统文化乃此一大事之“因”,世界潮流乃此一大事之“缘”,必“因缘和合”乃得完成此一大事。何必你主西化,我主复古,自生齮龁。

 

二:全民政治之非阶级政治,国人皆知。全民政治之非政党政治,则必多疑其说者。中山先生手创国民党而又主“还政于民”。就吾人之意见,“还政于民”者,乃欲就全民大众之中解消国民党之存在,非于国民党之外再导奖其他政党之对立与斗争。试问其他政党若同样信仰“三民主义”,则何必分党角立?若根本不信仰三民主义,则国民党既信奉三民主义为立国大本而又导奖其他政党之分立角胜,岂非为自拨国本?故知中山先生“还政于民”之原意,当为三民主义实现,而解消国民党于全民之一体中,以完成其理想“中国式的民主”,决非还政于民即是走上英美式的民主之谓,更非借径于英美式的民主而如进一步以走人苏维埃式的民主之谓。然今日一般国人之主张,颇似为一种英美派的政治意识与三民主义的政治意识之混沌交流。因应此种意识而以平和善意相推移,固不失为随宜建国之一途,然其最后所趋,则当为“全民政治”而非“政党政治”。此层尚有待国内有兴趣于党论政论之学者再事阐发。

 

三:今日国人率喜言工业化,一闻农业国家及农业文化云云,则蹙额厌之矣。顾工业不能无所依附,彼将与农业相配合,或与商业相配合?其相与配合之间,必有所畸轻畸重。若工商相迎合,则走海洋路线,向外寻原料与商场,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皆由此导源,此种国家虽盛极一时而今日已人衰境。若工业与农业相配合,则以大陆为根据,对内自给自足,对外和平交换。今日世界新潮流,正向此途径演进。其理想之国家,厥为美苏与中国。我之为大陆农国此乃得天独厚,并无可厌之理。若言文化,本随人类生活为演变,人生断断脱离不了“土地”与“生产”,亦断断脱离不了“和平”与“安足”,故农业文化乃人类万年不敝之正常文化,惟经科学之洗礼而透发一种新光彩,乃以谓之“新农业文化”云耳。昔蒋百里氏《国防新论》已先阐发此理,若国人徒慕工业机械化之美名,震惊于四邻之富强,而转忽略于农业之基本因素,则殊非谋国深算也。然如何切合自国实情,工农配合,自创新途,则仍有待于国内科学界之自绞心血。虽曰科学工业可以迎头赶上,然此固非囫囵吞枣,依样葫芦之谓,则一切由他人作主代办之留学教育,窃恐在此方面仍不能胜任愉快。

 

此稿作成于日本在南京投降签字日之清晨,厥为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之上午九时。钱穆识于成都寓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